特别想吃啥就说明身体缺啥还是听听专家怎么
在民间,很多人都说:嘴巴想吃什么就是身体缺少什么,这一言论的盛行将很多天真的老百姓带入误区。其实这个言论并没有科学依据。只不过是大家为自己“寂寞的嘴巴”找的一个借口罢了!你不相信,那就一起看看吧!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过了一个节,大家都变馋了,而且特别容易饿。难道大家没有“节饱”而拥有了“节饿”,这是节后的特种病?其实啊,原来大家都得了一种病,叫嘴馋病。 难道我们都病了?研究证明,偏好某一种口味也可能是你营养失衡或健康异常的信号,可能是一种病。国外已有不少研究表明,口味偏好与营养缺乏存在一定的关系。 ●爱吃肉类表示氨基酸不足 说明体内缺乏氨基酸或铁等矿物质不足。很多人面对肉类和油脂散发出来的诱人香味,毫无招架之力,导致吃得太多,引发代谢疾病。 ●老想吃巧克力表示缺乏B族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6和B12 B族维生素能帮助人体进行新陈代谢,一旦缺乏,人容易感到疲劳、情绪低落,巧克力可以通过释放血清素让人感知快乐。 ●爱吃甜食表示体内能量缺乏 一个人很想吃甜食,就表明他体内能量缺乏。甜食主要为人体提供糖分,是补充体能最直接的方式之一。需要提醒的是,爱吃甜食也可能是胰岛素代谢异常的表现。 ●想吃咸的表示压力太大、太疲劳 并不是因为他们体内缺钠,而是因为压力太大。生活中越是压力大、疲劳的人群越爱吃咸。而重口味又会使味蕾变迟钝,导致越吃越咸的恶性循环。 ●想吃油炸食品和芝麻可能是因为缺钙 ●想吃烧烤可能是因为缺少碳水化合物 ●想吃坚果、豆类可能是因为体内缺少硫化色氨酸 ●想喝碳酸饮料可能因为你体内缺钙 吃让人感到快乐 对于有一些人来说,“吃”会让人产生快乐激素。徐治说,尤其是在压力大的时候,饱餐一顿或者狂吃一气后感觉神清气爽,心情立马舒畅了很多。以后,“吃”让人快乐就形成了神经环路。 馋狠了是病 如果馋狠了就是病了。控制不了的想吃,吃饱了还想吃,不吃就浑身难受,那这个时候,可能就有病了,算是一种成瘾病,最为严重的就是贪食症,贪食症是一种精神上的异常,患者在生理上并不需要进食,但心理上却有长期饥饿的感觉,大部分的病患者有感情问题及情绪不稳定,所以藉着强迫进食来逃避痛苦的问题。 节后容易“犯病”,尤其在下午3—6点 回归到最初的话题,为啥过了个节,人就变得嘴馋?而且很多人都“犯病”?徐治说,那是因为,过节期间,大多数人是“从早吃到晚,不会感觉饿。”从“过节”立即切换到“上班”,过节的那个习惯还未切换到正常的一日三餐,内心还在想着食物。尤其是下午3——6点,最会有饿的感觉,最想吃东西,因为此时体内的血糖在降低,人开始变得慵懒。 如何让“嘴馋”不是病? 嘴馋带来最大的影响就是肥胖,过年期间带来的饮食习惯在这个时间段一定要改改,徐治说,如果不遏制这种“好吃习惯”,任其发展,不是变成胖子就变成贪食症。如何做更科学和健康? 1.制定目标,挑选小袋包装的食品 从过年到上班,一下子一点点不吃,似乎也太残忍,那么,就给自己定一个目标,给自己准备小袋包装的食品,选择低卡路里、全麦等相对健康的食物。 2.嘴馋时所食用的食物越来越少 如果想赶走“嘴瘾”,最好方法是,将诱人的食物赶出视线之外。 3.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逐步恢复之前的“一日三餐”定时定量的节奏。 4.转移注意力 逐步加大工作的量,加快工作的节奏,让自己忘记。当然,如果工作实在不忙,也可以和同事闲聊,转移注意力。 谢谢你颜值那么高,还愿意看小编的文章。如果你有其他不同的见解或更好的方法可在评论告诉小编哦,小编这里将一如既往的分享一些健康养生知识,帮助大家正确养生,希望大家都身体健康!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lianmeia.com/wlmmjyf/11204.html
- 上一篇文章: 颜德馨先生常用药对,干货满满,速速收藏
- 下一篇文章: 镜湖答疑下背酸痛膝盖关节积液贪食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