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植物园有很多种的攀援植物,但这些植物分辨起来实在挺困难。

第一个难题便是乌蔹莓与五叶地锦的区别。在园区我们看到了两种“乌蔹莓”,有的攀爬在地面的草本及较低矮的灌木上,细胳膊细腿,颇有江南女子的弱风拂柳之态;有的则一跃爬上高大乔木的枝头,茎干木质化,粗壮结实,有股西北大汉的爽利豪迈之势。最开始,我推测这可能是源于生长环境的不同,从而导致乌蔹莓在不同生境下的长势差异,甚至我想以此作为一个科学问题,探究光照、水分抑或土壤营养对乌蔹莓生长的影响。但其实这是两种同属葡萄科的攀缘植物。

乌蔹莓五叶地锦

乌蔹莓Cayratiajaponica(Thunb.)Gagnep

又名乌蔹草、五叶藤、五爪龙、母猪藤,隶属于葡萄科乌蔹莓属,多年生攀援藤本。在我国分布范围较广,陕西、河南、山东、安徽、广东、广西等多省均有自然分布[1]。

五叶地锦Parthenocissusquinquefolia(L.)Planch.

还有一个较常听到的名字—五叶爬山虎,隶属于葡萄科地锦属。原产北美,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为东北、华北各地。在生长季,五叶地锦翠叶遍盖如屏,秋后入冬,叶色变红或黄,十分艳丽。此外,它还具有生长速度快(平均2.16m/年)和年覆盖面积大(平均3.34m2/年)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城市垂直绿化中[2]。

乍一看,二者确实相似,但若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它们具有的不同之处了。

1

性质不同

乌蔹莓为草本;五叶地锦为木本,其茎干生长到一定程度可木质化。

2

叶形不同

虽都为复叶,由5个小叶组成,但前者为鸟足状复叶,即边缘的小叶柄长在上一级小叶柄上;后者为普通掌状复叶,5个小叶的小叶柄都长在一个点上。

鸟足状复叶与普通掌状复叶手绘图

3

卷须不同

乌蔹莓卷须顶端一般2-3叉分枝,只能依靠卷须缠绕在依附物上,不能形成吸盘;五叶地锦卷须总状5-9分枝,卷须顶端嫩时细尖且微卷曲,遇附着物可扩大成吸盘,吸附在依附物上。

4

攀缘器官

乌蔹莓攀援器官仅有卷须;五叶地锦除有卷须外还有不定根。

因此,我观察到的较为瘦弱的,攀爬较矮、草本状的确实是乌蔹莓,而长势强壮,攀爬较高、木质化的则是五叶地锦。

当我走进药园观察一种独特的攀援植物—猫爪藤时(紫葳科猫爪藤属),又偶然发现了另外一种“乌蔹莓”。值得奇怪的是,在这里,这种类似“乌蔹莓”的植物被整齐地栽培在一块翻耕过的地里,看样子像是精心栽培的。按理说,乌蔹莓在植物园自然分布有很多,应该不需要再特意栽培。对此,我充满了好奇,并习惯性地摘下一片叶子,揉碎闻了一下,一股类似丝瓜汁液的甘甜味道沁入心脾,真是好闻极了。我一下子反应过来,它很有可能也是葫芦科的一种,这也许就是我早就听闻其大名的中草药—绞股蓝。

绞股蓝Gynostemmapentaphyllum

葫芦科绞股蓝属,别名有七叶胆、七叶参、五叶参、公罗锅底、神仙草、甘蔓茶等,多年生攀援草本。其最早记载于《救荒本草》一书中[3]。年,云南曲靖地区中西药结合小组等发表于《中草药通讯》的一篇论文中发现它对老年慢性气管炎治愈率高达79%,此文引起了国内外医学界的极大   

参考文献:

[1]崔传文,孙翠玲,陈全成,邹秀红,黄学敏,陈海峰.乌蔹莓化学成分的初步探究[J].中国中药杂志,,19:-.

[2]武术杰,赵珺.适合北方城市垂直绿化的藤本植物品种特性与应用[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2:15-16.

[3]黄晓飞.绞股蓝复方降糖、降脂作用的实验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

[4]马成亮.绞股蓝与乌蔹莓的比较形态学研究[J].潍坊学院学报,,06:18-19.

[5]王晓鹏.绞股蓝与乌蔹莓植物鉴别[J].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02:29-30.

注:本文图片除“鸟足状复叶与普通掌状复叶手绘图”一图整合自网络外,其余均为自己拍摄。

识别上图







































白癜风初期能治好么
白癜风医院惠民活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lianmeia.com/wlmsjfb/2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