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焦?

名称:半夏丸

组成:半夏两(汤浸去滑,焙干),丁香半两,干姜1分(炮裂)。

出处:《医方类聚》卷一○三引《简要济众方》。

主治:上焦冷气,吞酸吐沫,呕逆,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煎木瓜盐汤送下,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上为末,以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名称:越桃丸

组成:山栀子1两(去皮,入蜜少许,炒),草龙胆半两,甘草3分(炙),赤茯苓1两。

出处:《医方类聚》卷一○三引《简要济众方》。

主治:上焦热,口苦咽干,胸膈痞闷。

用法用量:每服0丸,食后、临卧煎竹叶汤送下。

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中焦

名称:吴茱萸丸

组成:吴茱萸1两(汤浸七遍,去滑,焙干),桂心一两(去粗皮),陈橘皮三分(微炒),槟榔半两。

出处:《医方类聚》卷一○三引《简要济众方》。

主治:中焦冷气,腹胀,宿食不消。

用法用量:每服十五丸,生姜汤下,不计时候。

制备方法: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名称:茵陈散

组成:山茵陈1两(去叶),桔梗3分,枳壳1两(麸炒,去瓤),川大黄半两(锉,微炒),甘草半两(炙令黄)。

出处:《医方类聚》卷一○三引《简要济众方》。

主治:中焦热,身重目黄。

用法用量:每服钱,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上为散。

下焦

名称:天雄丸

组成:天雄1两(炮裂,去皮),白龙骨3分(烧过),桑螵蛸半两(微炒),牡蛎两(烧令通赤用)。

出处:《医方类聚》卷一○三引《简要济众方》。

主治:下焦冷气,少腹疼痛,小便滑数,虚劳。

用法用量:每服0丸,空心、食前盐汤送下。

制备方法: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名称:郁李仁丸

组成:郁李仁二两(泌浸去皮),大黄一两(锉,炒),槟榔三分,青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

出处:《医方类聚》卷一○三引《简要济众方》。

主治:下焦热,大小便难。

用法用量:每服0丸至三十丸,生姜汤下,不计时候。

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杂病

名称:三仙汤

组成:苍术4钱,干地黄钱,牛膝1钱。

出处:《东医宝鉴?杂病篇》卷七。

主治:山岚瘴气,时行温疫。

用法用量:上锉1剂。水煎服;或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50丸,空心酒送下。

郑注:此乃北苍术

霍乱

名称:千金广济丸

组成:紫檀香10两,槟榔8两,便香附6两,苍术6两,白檀香6两,干姜5两,厚朴5两,陈皮3两,神曲3两,炒荜茇3两,丁香3两(去盖),枳实(麸炒)3两,麝香1两。

出处:《济众新编》卷二。

主治:寒食伤,霍乱及关格。

制备方法:上为末,面糊为丸,每两作30丸,朱砂为衣。

名称:木果粥

组成:木果1两。

出处:《济众新编》卷七。

功效:强筋骨。

主治:足膝无力,霍乱转筋。

用法用量:上为细末,和水煮,入粟米泔或粳米泔作粥,调姜汁、清蜜用之。

郑注:木果——木瓜

名称:立效济众丹

组成:紫檀香0两,槟榔0两,干姜0两,苍术15两,厚朴15两,便香附15两,神曲(炒)10两,陈皮10两,半夏10两,胡椒10两,青皮5两,广木香5两。

出处:《济众新编》卷二。

主治:寒食伤霍乱及关格。

制备方法:上为末,面糊和,1两5钱为10锭,朱砂为衣。或1两为0丸。

名称:防风冲和汤

别名:加减冲和汤

组成:羌活1钱半,防风1钱半,白术1钱,川芎1钱,白芷1钱,生地黄1钱,黄芩1钱,细辛5分,甘草5分。

出处:《东医宝鉴?杂病篇》卷三。

主治:春夏秋感冒风寒,头痛身热,自汗恶寒,脉浮缓。

用法用量:入生姜3片,葱3茎,煎服。

制备方法:上锉。

名称:加味青州白丸子

组成:白附子两,天南星两,半夏两,白姜两,天麻1两,全蝎1两,白僵蚕1两,川乌5钱。

出处:《东医宝鉴?杂病篇》卷二。

主治:中风壅塞,㖞斜瘫痪。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生姜汤吞下,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上并生用,为细末,姜汁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名称:清气饮

别名:清暑益元汤

组成:白术1钱分,人参1钱,黄耆1钱,麦冬1钱,白芍药1钱,陈皮1钱,白茯苓1钱,知母7分,香薷7分,黄连(炒)5分,甘草5分,黄柏3分。

出处:《东医宝鉴?杂病篇》卷三。

主治:暑伤元气,致发热汗大泄,无气力,脉细虚而迟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

制备方法:上锉。

名称:土龙膏

组成:地龙大者10余条。

出处:《济众新编》卷七。

主治:小儿暑热入心肺,身热烦渴,吐泻,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入黄土泥饼中,作团如鹅鸭卵,慢火煨熟,浸香薷煎汤,或车前子、糯米同炒煎汤,澄取用;微温,和些蜜频服。一方真黄土化水,煎数沸,入地龙,旋即倾出,待清取用。

伤寒—木绵花《谚解救急方》手抄版

风湿《谚解救急方》手抄版

五加皮,苍术,当归,三枝九叶草各等分煎服。

郑注:苍术——北苍术。三枝九叶草——长白山淫羊藿。

眼病

名称:枫膏

组成:枫叶。

出处:《东医宝鉴?外形篇》卷一。

主治:烂弦赤肿流泪。

用法用量:取以点眼。

制备方法:多取浓煎汁,去滓,熬成膏。

名称:四皮饮

组成:绿豆半钱,黑豆半钱,赤小豆(水浸取皮)半钱,新采桑白皮1钱。

出处:《东医宝鉴?杂病篇》卷十一。

主治:痘后眼目生翳。

用法用量:上锉。煎水调下蝉菊散。

解毒

名称:三豆解酲汤

组成:葛根钱,苍术1钱半,陈皮1钱,木瓜1钱,赤茯苓1钱,半夏1钱,神曲7分,泽泽5分,干生姜3分,黑豆钱,绿豆钱,赤小豆钱。

出处:《东医宝鉴?杂病篇》卷四。

功效:善解酒毒。

主治:中酒发病,头痛呕吐,烦渴,及因酒患消渴者。

用法用量:上作1服。水煎,不拘时候,微温服。

加减:夏月及酒渴者,加黄连5分。

冻疮

名称:六香膏

组成:白檀香1两,沉束香1两,丁香1两,零陵香1两,甘松香1两,八角香1两。

出处:《东医宝鉴?杂病篇》卷九。

主治:冬寒冻伤、皲瘃。

用法用量:其滓作团,于火中烧之甚佳,谓之江梅香。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入3升蜜中浸之,封口,经7日或10日,取出于火上微温,下筛去滓,乃入三柰子细末5钱、小脑末3钱、冬瓜仁细末7两或10两,搅匀,再下疏筛,贮器中用之。

名称:腊享膏

组成:猪油两半,猯油两半,香油合半,海松子油1合,松子3两7钱半,黄蜡3两7钱半。

出处:《东医宝鉴?杂病篇》卷八。

主治:冻疮。

用法用量:上各炼,去滓,和合成膏。先以药水洗,后涂之。

名称:巴豆膏

组成:巴豆(去壳,炒焦)。

出处:《东医宝鉴?杂病篇》卷七。

功效:肉死涂之即腐,未死涂之生肌。

主治:发背中央肉死,及恶疮、臁疮内有毒根,久不收敛者。

用法用量:外涂。

制备方法:研如膏。

郑注:李济马东医寿世保元常用巴豆丹。

名称:黄蜡膏

组成:香油、黄蜡、松脂各等分。

出处:《东医宝鉴?杂病篇》卷八。

功效:生肌。

主治:诸疮。

用法用量:加油发灰尤妙。

制备方法:上熔化,待凝贴之。

名称:三仁膏

组成:蓖麻子(去壳取仁)、麻子(去壳取仁)、杏仁(留皮尖)。

出处:《济众新编》卷五。

主治:痈疽初发。

用法用量:调敷。

制备方法:上各为细末,鸡蛋清搅匀。

诸兽犬伤《谚解救急方》

熊虎咬伤,嚼生栗傅之

上血《谚解救急方》

石耳为末清蜜调丸,空心,米饮调下即效

又常食亦佳。

大肿—杜鹃花《谚解救急方》

毒肿—皮麻子+杏仁+盐+鸡子清《谚解救急方》

蛇咬—莴苣《谚解救急方》

痞块

名称:化块丸

组成:海粉(酒煮)1两,三棱1两,蓬术(并醋煮)1两,红花1两,桃仁1两,五灵脂1两,香附子1两,石碱5钱。

出处:《东医宝鉴?杂病篇》卷六。

主治:痞块及血块。

用法用量:每服0-50丸,白术汤送下。

制备方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名称:消癖清肌汤

组成:柴胡1钱,鳖甲1钱,黄芩7分,山楂肉7分,神曲7分,白芍药7分,半夏5分,地骨皮5分,人参5分,木通5分,胡黄连3分,甘草3分。

出处:《济众新编》卷七。

主治:腹有癖块,寒热如疟,口渴尿赤,盗汗咳嗽,或昼歇夜发。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煎服。

加减:甚则加棱、蓬;虚则加苓、术。

瘰疬

名称:蛇油丸

组成:蛇油升,绿豆粉1斗。

出处:《济众新编》卷五。

主治:瘰疬,及饮酒热痰,或痰肿,或热痰成积,或疟疾,或小儿蛔虫。

用法用量:姜汤或温酒送下。

制备方法:蛇去头尾,如法取油,绿豆水浸去皮,晒干作末,蛇油升,绿豆粉1斗和匀,入酒少许作丸,如绿豆大。

用药禁忌:此药性凉,虚冷者不可服。

名称:水马散

组成:婆子(一名水马儿,高脚,水面跳走者是也。夏月三伏内于止水中采)30个。

出处:《东医宝鉴?外形篇》卷四。

主治:一切痔。

用法用量:研烂,空心温酒调下。良久乃吃饭。3日连3服,10日内见效。久痔脓血者,0-30服绝根。

制备方法:用3个纸包,每包10个,于背阴处悬挂,阴干,每包作一服。

                







































伍德灯检查一次花多少钱
北京哪个医院能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lianmeia.com/wlmsjfb/12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