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处方有什么好点评的从H女士的ldq
破译白癜风绝密档案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6192207.html 前言 目前,全国各地各级医疗机构开展处方点评工作正如火如荼,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这些处方点评工作的重心都放在西药,特别是抗菌药物上。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的药物,包括草药和中成药,随着大量中药成方被应用、药物品种不断增加、新剂型不断推出及中西药联用的增多,中药的合理应用问题也日益突出。下面,笔者就从一例临床真实案例讲起,谈谈对中药处方点评的看法。 临床资料 药师在详查病人的治疗史后,发现H自05-15因为帕金森病、两胁胀痛,持续服用血府逐瘀丸与中药煎剂加减,处方如图1所示。 图1H服用的中成药与煎药处方原记录 临床药师认为H的腹痛很可能为相继的药物毒副作用所致,建议病人除抗帕金森药物外,停用中药煎剂及治疗心肌重构等的药物。次日患者病情就显著好转,腹痛不再,精神状态良好。出院后,第40天电话随访,H无不适。 综合分析后,药师认为H是因为长期服用超剂量中药处方的煎剂而引致心胸腹部不适,而心内科等的用药,又添加了西药的毒副作用损害。停用不必要的用药,是其病情好转的根本。现对H中药处方中的用药进行评价。 细辛超量使用 细辛,《中国药典》记载[1,2]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AsarumheterotropoidesFr.Schmidtvar.mandshuricum(Maxim.)Kita、汉城细辛AsarumsieboldiiMiq.var.seoulenseNakai或华细辛AsarumsieboldiiMiq.的干燥根和根茎;辛,温,归心、肺、肾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历代中药教课书都记载,细辛有小毒,历代中医都有“细辛不过钱”之说,即每日用量不超过3g。大量研究表明,细辛长期大剂量服用,会对肺、肝、肾等重要脏器产生一定程度的毒性反应[3]。 细辛中的毒性物质主要为挥发性成分黄樟醚和挥发性物质马兜铃酸A。黄樟醚有抑制呼吸的作用,也是一种毒性较大的致癌物质,是致肝脏毒性的主要成分;马兜铃酸A有肾毒性与致癌性。由于著名的马兜铃酸肾病事件[4],马兜铃酸的毒性研究已达到精准化[5],当其服用累计剂量达毫克即发病,摄入剂量与病情进展速度成正比。马兜铃酸致癌与不可逆的肾毒性早已引起全球重视,是确定无疑的,故严禁细辛超剂量使用,临床医师也不得随意以个人经验为名,加大细辛的用药剂量。 熟附片超量使用 附子是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carmichaelii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附子辛、大热,有毒。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乌头与附子都是毒性中药材。熟附片为附子的一种加工炮制品,按照《上海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处方中写附子为熟附片,写生附子为盐附子[6]。附子的规定用量为3-15g,入汤剂先煎30-60分钟。 附子主要含乌头类生物碱,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等既是有效成分,也是其毒性成分。不合理使用导致附子中毒事件屡有发生,可累及神经、循环、呼吸等多系统[7]。附子有强心作用与心脏毒性,使用时,要注意个体差异,大剂量时,即出现心律失常,传导阻滞的毒副作用[8,9],故其超剂量用药必须经过充分评估。 关于附子超剂量用药,有一些基于个人经验的报告,例如,重用治疗危急重症,阳虚阴寒内盛、疑难杂症,附子用至30g以上,还有用70g等的报告[10,11],但是,这涉及到循证医学与治疗规范的研究、制定。而《中国药典》是用药法典,是经过多方面权威专家充分研讨、评估制定出来的用药原则,是不容许轻易修改的,除非医者能保证绝对的益处,事实上,这是很难做到的。 H第一次住院前的严重胸闷疼痛,有理由认为与附子的长时间超剂量用药毒性有关,但是心内科医生未考虑到这一点,而是对心脏进行了“改善重构”等的治疗,已有中药毒副作用的同时,又服用多种西药,导致了H近30天腹痛加重。 制半夏与熟附片配伍属于“十八反” 十八反中:半(半夏)蒌(瓜蒌)贝(贝母)蔹(白蔹)芨(白芨)攻乌。现代研究表明半夏中的某些成分如有机酸类,与乌头碱二萜生物碱结合成盐,有助于毒性成分的溶出;而乌头与生半夏配伍会抑制CYP1A2、CYP3A1/2的活性,减慢药物的代谢,增加毒性[12,13]。 但是附子与半夏在临床配伍应用较多,循证支持可信度较高,临床疗效观察较好,报告也较多[14],提示在不超剂量的前提下,在注明用药理由时,其处方点评可以通过、认同。 中成药与草药煎剂联合使用不适宜 中成药与中草药煎剂一起合用,是一个深层次的学术问题。从中医药的系统理论与实践看,可以定为不合理,即服用中药汤剂者一般不宜合用中成药,因为中医辨证论治本来就是从整体出发,全面评估后开具处方,故服用中草药煎剂,不需要配伍中成药。而中成药之间的配伍,因为中成药的局限性,在复杂情形下,是可以联合用药的。因此,H的用药存在联合用药不适宜。 小结 从H的病情变化看,中药的药源性损害需要重视。药师非常赞赏消化科教授的水平与观点:不支持胰腺炎的诊断;H在消化科治疗转归与出院后的随访反馈,均支持H近5个月的腹痛不适是药源性损害所致,故建议病人忌用该药方。如果在该药方开出时,药师就能够对其进行拦截,那么H可能就不会遭受这般痛苦。 然而我们不得不面对实际情况:中药与西药的说明书差异甚大(中药饮片甚至没有说明书),能够为处方点评提供的信息甚少,再加上中药师通常与中医临床用药的距离较远,故开展中药处方点评工作难度较大,容易摸不到方向。 明日推文将对中药处方点评工作的思路与模式进行探讨,敬请期待!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3]宗时宇,刘洋,孙婷婷,等.细辛毒性及其控制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药师,,23(05):-. [4]DeBroeME.ChineseherbsnephropathyandBalkanendemicnephropathy:towardasingleentity,aristolochicacidnephropathy[J].KidneyInternational,,81(6):-. [5]薛寿征,曾广先.马兜铃酸肾病:研究及启示[J].科学,,70(4):27-31. [6]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96-98. [7]蒋旭萍.附子毒性成分及不良反应[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32(12):73-75. [8]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年版):中药饮片卷[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9]黄宇光,杨世民.特殊管理药品管理和临床合理应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0]陈聪爱,王雪茜,程发峰,等.王庆国教授临证运用附子经验总结[J].现代中医临床,,28(1):36-39. [11]张冰玉,张天阳,王玉凤.国医大师张志远运用附子治疗疑难杂症验案[J].山东中医杂志,,40(2):-. [12]王超,王宇光,梁乾德,等.UPLC/Q-TOFMS分析十八反乌头半夏配伍化学成分的变化[J].药学学报,,45(10):. [13]金科涛,石苏英,沈建幸,等半夏乌头合用对大鼠肝脏CYP的调节作用[J].中华中医药学刊,,25(7):. [14]吴旭芳.附子与半夏的配伍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18():-. (向下滑动阅览) END 关于头号药师空间 药师们自己的社群 国内著名临床药学专家亲身授课 多年药学医学从业人员的互动交流 有问题想问小药师? 那就和小药师交个朋友吧! 扫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lianmeia.com/wlmsjfb/15670.html
- 上一篇文章: iPhone13机型或将全面采用传感器移
- 下一篇文章: 中药歌诀珍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