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英砌下绿梅如雪乱,拂了一车还满
这段时间,你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形吗:早晨准备去上班,走到自己的车旁(停在户外),却发现车顶及前后的车窗玻璃上,都落满了细碎的、乳白色的小花瓣,同时,整个空气中还有一种甜腻得略闷的味道。 这是杜英,这个季节,每株杜英树上都齐刷刷地开满了海量小花,氤氲了空气,忙坏了蜂蝇。 杜英是重庆的主力行道树之一,处处可见。准确地说,用作城市绿化的,是杜英科杜英属的一种,学名秃瓣杜英(Elaeocarpusglabripetalus),因花瓣外面无毛而得名。如此常见的树,却有个这么拗口的名字,至今我都还不大习惯。下面说到的杜英,如果没特别说明,都指的是这一种。 重庆主力行道树之一 眼下正值花期,杜英第一个令人震撼的印象就是花多极了。总状花序的着生位置特别,既非顶生,亦非腋生,而是从光秃秃的枝条上长出来,就像一把把的小刷子。一朵朵淡绿色的小花有点像绿梅花,只不过,杜英的结构可比梅花复杂精巧多了。 总状花序 花瓣5,上半部撕裂成流苏状 花瓣无毛,故名秃瓣 每朵杜英的小花,有5枚乳白色的花瓣,5枚绿色的花萼,交替互生。最特别的是,花瓣上半部撕裂成流苏状的细条,给朴素的小花平添了几分华贵的气息。 杜英的小花盛开时通常下垂,但若你在树下逗留片刻,就会看到很多蜂蝇以倒挂金钟的体态扑到它的小花上。毫不意外,跟上期写过的乌蔹莓一样,杜英也有橘红色的花盘,圆盘状,形状也很像梅花。雄蕊密密麻麻地插生在花盘上,就像在肥沃的稻田里播下的幼苗一样。 享受大餐的蜂蝇们 花盘橘红色,花药顶端有毛丛 你看到的这些花,还只是在海选中胜出的赢家。杜英花蕾的数量远多于开花的数量,其中相当一部分,没等到开花就掉了。它们在枝头挂着的时间很长,五六月间,我看着这些花骨朵从小米粒一般萌芽,再长成绿色的小吊坠,也是一道宜人的风景。 这个现象,一直令我觉得好奇。植物从来不会做无用功,背后一定有进化上的原因吧。我想起来,香樟、天竺桂跟杜英很类似。这三种树的花都很小,颜色都是淡绿色,或许,它们才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劳动密集型开花战术? 花蕾也很好看 秋天,杜英的果实成熟,你有注意过吗?果实是椭圆形的,跟桂花树结的桂子蛮相似,也像橄榄(注1)。我量了下,每枚果子的长度都不超过2厘米。这时,我才能确定,它就是秃瓣杜英了。为了确认它的身份,我等了小半年呢。 果实长圆形,长不超过2厘米 自从认识杜英以后,我一直就很喜欢这种树。它是常绿乔木,四时长伴身边,低头不见抬头见,格外亲切。 在一堆常绿的行道树中,秃瓣杜英有一个独家的识别标志:在每根树枝上,总会有一两片红叶。据说这是因为部分新叶在低温霜冻的影响下,叶绿素转化为花青素所致。这些红叶经常独自凋零,落在路面或绿篱上,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很喜欢收集它们。 年4月2日摄 在城市里,秃瓣杜英也经历了从大红大紫到备受冷落的冷暖。十多年前,它成为网红树,被大量应用于各城市的市政绿化。但是,大家却忽略了它的习性并不适应暴晒。很多成为行道树的秃瓣杜英到第二年或第三年树皮就被晒裂了,长势萎靡,甚至枯死,“杜英娇贵”一说被竞相传播,种苗价格也一落千丈。 现在,随着经验的积累,越来越多的园林人开始了解秃瓣杜英的习性,知道种植养护要避开西晒的阳光,或种植在建筑物的东侧做行道树也很好。看,了解才是真爱啊。 年11月3日摄 彩蛋 “我拍的,是秃瓣杜英吗?” 常有朋友发照片来问这个问题,我都答:“很像,可能是,哈哈。” 因为从资料看,目前西南,华南,华东等地区,用作城市绿化最多的就是秃瓣杜英。所以,闭着眼睛蒙,正确的机率也很大。 但杜英属有种,我国也有40种左右。万一你运气好,拍到了长得很像的杜英,山杜英,中华杜英呢?南方城市也开始用这几种绿化了。 除了上文提到的特征以外,再补充2个细节,亲们即可自己判断。不难吧? 1,观察叶片形态。秃瓣杜英的叶为倒卵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边缘有浅钝锯齿,叶柄很短。叶背面没有黑色腺点,侧脉8对左右。 2,看嫩枝。有钝棱,无毛。 注1: 秃瓣杜英的学名看上去复杂,但折开来看就简单了,表明了本种的两个特征:属名Elaeocarpus由希腊词根elaion油橄榄+karpus果组成,意思就是“果实形状像油橄榄”。种加词glabripetalus由glabri无毛的+petalus花瓣组成,意思是花瓣无毛。 文章与植物图片(除注明出处外)均为作者原创 若你喜欢,请分享,谢谢支持 植物上瘾者 发现每种植物的独特之美 周敏赞赏 人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lianmeia.com/wlmmjyf/2827.html
- 上一篇文章: 西南虫记20180828江油太白
- 下一篇文章: 好书需购宜趁早,公开渠道价更高本草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