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乡上
冬夜,昨晚“下了一夜雨”,其实只是我的一种感觉罢了,或者说是我一厢情愿的想象,真实情况是楼上谁家太阳能上水,忘关水龙头而导致水溢出从楼顶流了下来。我一会儿想象外面天寒地冻,水滴滴嗒嗒从上面流下,形成冰串子。一会想象“梧桐更兼细雨”的美景,此类语言引起水雾似的淡淡的哀愁,但也有“绿肥红瘦”的猜想。 我小时候种的花可不少呢:凤仙花、灯笼花、鸡冠花、四季果等等,想想女儿小时候没这经历真是遗憾呢,都怪我把她生在这片戈壁滩上,在这里,花儿草儿要长起来都太不容易,虽然路边也有鲜花丛丛,但那是专业的花匠种出来养护起来的,看着总是和我很隔膜,我喜欢自由自在,野气勃勃长出来的花。然而女儿已习惯了这片戈壁,甚至深深地依恋上这里,她不喜欢农村的闭塞:没有图书馆,没有体育场,没有大超市(虽然我们这里的超市也不大),她也只有在寒暑假回一次姥姥家,不是酷暑就是严寒,冬天没有暖气这是她无法忍受的。 我幼时感觉自己的脚冬天里从未热乎过,尽管妈妈每年都做棉鞋,但棉鞋似乎只在第一周比较暖和,接下来的日子里脚底下的棉花踩实了,也就不软和了。但冬夜里,一家人在热炕上,爸爸拿着谱子唱歌,妈妈听,我们三个女孩子打闹,那时是幸福的、温暖的。哪怕吃的不好穿得不好。我喜欢故乡的风、故乡的雨,还有故乡泥土的味道。 从小生长在农村,农村的妙处自然体会深刻,春夏秋冬各有各的好。春天,淡紫的桐树花开了,像个小喇叭,一场雨过后满地都是,和小伙伴一起捡起来摘掉花蒂,把“喇叭口嘴”上的蜜一吮,甜滋滋的直到心里。白色的槐花开了,榆钱有了,我们整天坐在树杈上摘着吃,那时不必为谁展现自己的淑女样。妈妈给我们蒸上槐花麦饭,香喷喷热气腾腾。村里院前屋后还有许多苦楝树——开深紫色穗状花朵,我想办法摘上一束嗅着能玩好久。花的世界香的时节无忧无虑的童年。 春花谢了不久,夏天来了。小时候我没有课业的压力,浑浑沌沌玩耍个不停,每天一到饭点,母亲就站在门口扯着嗓子喊着我的小名:英——子——吃饭。我就会在村里的某个犄角旮旯站起身拍拍土飞奔回家。 麦子熟了,早上天刚亮,我还迷迷糊糊的就被爸爸妈妈姐姐弄到架子车上,我年龄最小,我可以坐或躺在架子车,一家人对我很是呵护。一家人推着车往地里走去,南镇地好远啊。现在想想,不说干农活,光走到哪里都两腿发软了。收割麦子,一大片麦子似乎永远也割不完,幸亏我家麦地尽头是个果园,围墙有缺口,可以望见果树的绿叶。我们就朝着这片断墙,不断向前。家里人给我留了一小行麦子让我割,也是怕我无事可干。那时父母也只是叮嘱注意安全,并未怕锋利的镰刀划破我的小手。 在记忆中那时去田间地头很少带水,因为似乎没有合适的容器,比如杯子瓶子。渴了呢就忍着。我嗓子冒烟的时候,就会环顾四周,寻思哪里有水喝。麦子割完后放倒,一捆一捆地扎起来,然后码在架子车上,麦地里坑坑洼洼且两三寸的麦茬密密实实,让架子车往地头走时格外费尽,大家要一起去推拉,脚底下,要防着尖利的麦茬。 装满麦子的架子车晃晃悠悠被大家连推带拉地弄到结实的土路上,印象最深的有一个长而陡的坡,爸爸作为家里的唯一的男劳力,在车辕内如同马一样拼死命地拉着车,一个讲台上儒雅的教师,此时却要这般,每每想起,我的泪水就在眼眶里打转。架子车侧面给妈妈绑了个指头般的麻绳,让妈妈像纤夫般拉着。我们姊妹三个在后面推着,每个人都使出吃奶的力气推着。边推还要照看车上的麦秆有没有掉下来。那个坡我一辈子都忘不了,现在回家开着汽车经过这个坡,一脚油轻轻松松就上去了。有时想想最苦的要数爸爸妈妈,尤其是爸爸,家境以前很不错,但却在少年时由于社会变革,他从富裕一下掉入困顿,这是人所不能忍受的冷热交替,周围人的眼神亦是冷热交替。妈妈喜欢有文化的人,贫农的妈妈嫁给家庭被定为地主的爸爸,虽然在那个年代她会吃更多的苦,但她义无反顾。 到了卖场,就要进行晒麦、碾麦、扬麦,最后把不用的麦秸干堆成垛子。碾麦就是手扶拖拉机拉着一个石磙子把堆满场的蓬松的七仰八叉的带着麦穗的麦秆一起碾,直到麦粒全从里面掉出来,碾完之后,这些麦秸干平铺在场上,人们再把他们用木叉或铁叉叉起来,这样让麦粒在下面,麦秸秆上残存的麦粒再经过碾压,就掉的差不多了。从我记事起直到初中毕业,每年的收麦时节仿佛世界里只有拖拉机突突突的声音,致使我十几年后只要一听到拖拉机的声音,眼前就会浮现出收麦碾场的场景,一切如昨,历历在目。收麦碾场,老天爷一定得帮忙,所以天气预报很重要,要不然来场雨大家一年的收成就泡汤了:麦子就会发芽,没法吃,而且那时还要交公粮,岂不让人疯掉。碾场时大人们忙着看满场的麦子是否都碾到了,碾场一次收费多少。而我受不了疲累,在麦秆堆旁睡着了,差点让拖拉机碾着了,吓得我出了一身汗。 似乎麦场几年要变一下地方,跟重新分地有关吧。想想他们要把疏松的庄稼地碾得跟抹过水泥一样平整光滑,该有多难?因为那样才能使碾出的麦粒不至于混进沙土。如若不然,不仅影响麦子成色,还会导致面粉里有杂质。当然麦子变成面粉之前,还有筛掉石子、土粒、,还要洗一下,晾干。 收麦季节的忙碌至晚不息,麦场上的灯光亮如白昼。我们小孩子要么在麦草垛间捉迷藏,要么把去掉麦穗的麦秆在水瓮里浸湿,这样会更加有韧性,拿出来编小篮子,蝈蝈笼。每家的场地都会有一个或大或小的水瓮,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也许是灭火的吧。 忙假一过,就到盛夏了。 (未完待续) 玉米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lianmeia.com/wlmmjyf/2551.html
- 上一篇文章: 奥因斯堡专场亲子免费体验活动12
- 下一篇文章: 技术背景的初任项目经理常犯的12个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