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蔹莓可防治白头
乌蔹莓(读音[wūliǎnméi]),又名乌蔹(liǎn)草、五叶藤、五爪龙、母猪藤。是全草类。多年生攀援藤本,长达3米左右。生于低山灌木丛中。草质藤本。 小枝圆柱形,有纵棱纹,无毛或微被疏柔毛。卷须2-3叉分枝,相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果实近球形,直径约1厘米,有种子2-4颗;种子三角状倒卵形,顶端微凹,基部有短喙,种脐在种子背面近中部呈带状椭圆形,上部种脊突出,表面有突出肋纹,腹部中棱脊突出,两侧洼穴呈半月形,从近基部向上达种子近顶端 果实近球形,直径约1厘米,有种子2-4颗;种子三角状倒卵形,顶端微凹,基部有短喙,种脐在种子背面近中部呈带状椭圆形,上部种脊突出,表面有突出肋纹,腹部中棱脊突出,两侧洼穴呈半月形,从近基部向上达种子近顶端。 :拔、茏葛(《尔雅》),龙尾、虎葛(《尔雅》郭璞注),五叶莓(陶弘景),笼草、乌蔹草(《蜀本摹》),五叶藤(《履巉岩本草》),五爪龙草(《医学正传》),赤葛、赤泼藤(《纲目》),五龙草(《本草述》),母猪藤(《草木便方》),五叶茑(《现代实用中药》),血五甲(《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过山龙(《南京民间药草》),绞股兰(《江苏植药志)),猪婆藤、五爪藤、鸡丝藤(《中国土农药志》),五爪金龙(《浙江民间草药》),小母猪藤(《四川中药志》),地老鼠、铁散仙、酸甲藤、五甲藤、铁称陀(《湖南药物志》),五将草、过江龙(江西《草药手册》),地五加(《贵州草药》),野葡萄藤、老鸦眼睛藤、老鸦藤、黄眼藤、鲫鱼藤(《上海常用中草药》),止血藤(《南京地区常用中草药》)。 苦酸、寒。 ①《唐本草》:“味酸苦,寒,无毒。” ②《履巉岩本草》:“甘,寒,无毒。” ③《贵阳民间药草》:“苦辛,平,无毒。” 治咽喉肿痛、乳痈、热疖疮肿及皮肤创伤发炎红肿等症,可单用本品一两,煎服;也可配合蒲公英、鸭拓草等同用。 对热疖疮痈初起及蛇虫咬伤,可用鲜草适量,洗净,捣烂外敷;也可用本品焙干研细,用麻油或凡士林适量,调匀,外敷患处。治小便不畅、尿中带血、尿道涩痛等症,可单用本品一两,煎服;也可配合车前草、马兰根或连钱草、扁蓄草等同用。 多年生草质藤本。茎紫绿色,有卷须,与叶对生。掌状复叶,通常有5片小叶组成,有小叶柄,排列成乌趾状,边缘均有圆齿状锯齿。浆果球形,熟时紫黑色。花期5月。生于山坡、路边的灌木丛中或疏林中。分布于山东和长江流域至福建、广东等地。有抑菌、解毒、消肿、活血、止血作用。药用全草,与硼砂合用,可防治白头白嘴病。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lianmeia.com/wlmmjyf/234.html
- 上一篇文章: 家乡印记响水滩散记
- 下一篇文章: 诗经中哪些植物,在说我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