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精用光了,你该怎么办第十五篇健忘心烦,
本文理论依据:《圣济总录》 列位看官,今天我们为您说《肾精用光了,你该怎么办》系列文说的第15篇——健忘心烦、阳事不兴。 说起来,咱们中国人的语言文字,是十分讲究的。什么在前面,什么在后面,都有其意义。譬如我们今天要说的症状——心烦健忘、阳事不兴,就是以健忘等心智异常为主,以两性功能障碍为辅。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所说的,重点是健忘这件事,以及伴随健忘所出现的其他症候。 现在,我们在说说健忘这件事,是怎么引起来的。 对此,有些看官可能讲了:“那还用问,当然是上了岁数”。 问题是,为什么人上了岁数,就会健忘呢?而且,有些人健忘,其年龄也并不大。可见,用简单的年龄因素,似乎不能概括健忘发生的全部因由。 这么一想,健忘,似乎陡然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 现在,让我们看看,中国古人是怎么认识健忘的。 看官且目及《张氏医通》。这部书有句话说得好:“健忘者,俱责之于心肾不交”。还有《类证治裁·健忘》里面写道:“夫人之神宅于心,心之精依于肾,而脑为元神之府,精髓之海,实记忆所凭也”。另外,还有《济生方》里面的一句话,说得贴切:“盖脾主意与思,心亦主思,思虑过度,意舍不清,神宫不职,使之健忘”。 从这些论述里,我们似乎能感受到,健忘这件事,应该和肾、脾有关系。 肾主藏精,精能生髓,脑为髓海。肾精不足,则脑髓空虚,记忆力减退。肾精化肾水,肾水不能上济于心,故而心神不安,健忘失眠。另外,脾藏意,为心血之化源。如果脾虚,则心血无源,意不藏舍,故而健忘。概括起来,这就是心肾不交、髓海空虚、心脾两虚三重原因。看官若目及中医症状研究的相关著作,应该会发现,此类论述是十分详尽的。 由于肾精亏虚,所以出现阳事不兴的局面,也在所难免。 既然这样,我们又该如何调治呢? 说实在话,面对不同的患者,用一篇问说来描述一张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办法,实在是天方夜谭。 不过,我们可以借助古人业已形成的治疗经验,借鉴其精髓,摸索其法门。 现在,就让我们来感受一张古人的经典方剂,对部分健忘者很有价值。组方如下—— 茯苓60克,肉桂、远志、人参、天门冬、菖蒲、地骨皮各30克。药物研为细末,炼成蜜丸。每个药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用20丸,饭后服用,每日2次即可。所谓炼蜜为丸,简单说,就是把蜂蜜加热到起泡,拉起成丝的程度,下入药粉,搅拌均匀而成。梧桐子有多大?直径7毫米左右,也就胡椒粒那么大。 这个办法源于哪里呢?源于《圣济总录》卷四十三。它的名字,叫做七圣丸。中医学历史上与之重名的方剂有好几张。看官记住,我们说的源于《圣济总录》。 看官如果仔细阅读过我们方才所述,同时又对中药有些粗浅的了解,就不难理解此方的精义了。 这里面,人参和茯苓,健脾益气,宁心生津。它们负责安抚好我们的心脾。接下来,我们看肉桂、天门冬和地骨皮。它们的目的,在于益肾。这里面的学问,可以好好说一说。 如前所述,心阴不足、心火炽盛,所以心神失养,这才导致健忘。为了改善,我们要引肾水上去。所以,我们看到了天门冬。天门冬是可以滋补肾阴的。同时,我们再配合地骨皮。地骨皮清热,可以缓解因为肾阴虚所导致的虚热。可是,要想让肾阴上济心火,总得有些动力才行。这动力,我们用肉桂来补。肉桂,是滋补肾阳的,有引火归元之效。它通过温阳益肾,将肾气作以滋补,使得肾水可以上济心火。同时,麦门冬和肉桂同用,也体现了阴阳双补、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意图。 然后,我们再看远志和菖蒲。远志,入心肾经,可以沟通心肾,引肾入心,宁心安神。菖蒲,则是开心窍的要药。两者配合,使得心神沟通更加顺畅。 就这样,全方搭建了健脾宁心、沟通心肾、阴阳双补的治疗构架,可谓精妙。 什么样的人适合这个办法呢?这就是肾阴阳两虚、心肾不交的人,症见健忘、失眠、神疲、畏寒、腰膝酸软、无心烦热、阳痿不兴(男子性功能障碍)、面烘热潮红、头晕耳鸣、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 当然,方剂总归是方剂。它和患者千变万化的个体情况相比,总是静态的。所以,看官在借鉴应用此法的时候,务必要请中医师辩证指导,以求万全。 好了。文说到这里即将告一段落。您意下如何?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为门诊专家团队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lianmeia.com/wlmmjyf/13084.html
- 上一篇文章: 关于南京,99的南京人都不知道的15个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