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谓山高,几丈可登戊戌谷雨
(在龙尾巴山顶远眺) 每逢节气,都是天地之变,连续晴好几的日子,在头一天谷雨的夜里,月朦胧起来,就知道第二天有异样。不是说,月亮濛幢幢,不下雨,必定发大风。第二天清早,果不其然飘起雨来,不过好在早雨晏晴,午后就是一番日晒。 我们就从大斗山脚出发,爬到小斗山的分岔口,沿着山脊走入龙尾巴山,再一路下坡。 山下的低坡,又有溪渠,是草本蔓生所在。故野有蔓草,是平野之地。常见的草本,药用、食用都很多。 基出三脉——樟科常见特点之一 ↑乌药↓新生叶密生柔毛 乌药是新评选的浙八味之一,天台乌药,杭城也是随处可见。山药是薯蓣科的科长,薯字犯了宋英宗的名讳,蓣字犯了唐代宗的名讳,所以被称作山药后,终于不再撞名。 弧形脉——单子叶植物特点之一 ↑山药↓ 茎上部叶,近开花处,会逐渐对生 白薇,称它香草不为过,《救荒本草》中说了它的嫩叶嫩角,皆可喋食。闻叶,那是一种微有蜜甜的馨香。有待勘证的是,《本草图经》里记载的白薇,“茎叶俱青,颇类柳叶”,这与现在的卵形叶的白薇,还是很不同的。 △白薇 茎叶有乳汁——萝藦科特点之一 叶中有浆拔毒功 △过路黄,药用名——金钱草 对光凝视它的叶片,可见白色横丝。 △野芝麻----唇形科 再认识一下唇形科特点:“茎方形、叶对生、轮伞花序、花唇形、二强雄蕊、4枚小坚果。” △韩信草——印度黄芩,花序单向排列生长 △百部——纺锤形块根,叶上开花 △乱入一只可爱的毛毛虫 △天冬——镰刀型叶 叶腋有刺,养阴中有清热散结之功。 △枫香树——果实即路路通,树脂即枫香脂 △南方土人参——绞股蓝 △左边乌蔹莓,节间紫红色,卷须短 △右边绞股蓝,节间绿色,卷须如弹簧而长 △龙珠——茄科,花果生于叶腋,与龙葵生于腋外不同。 △白毛夏枯草——金疮小草,非药用夏枯草,药用名——筋骨草 △茜草 东门之墠,茹藘(lǜ)在阪。是茜草生在山坡之地,因为它深红埋于土壤的根,才有那不轻易言说的情义可寄托。绛红色是古代常用色,用茜草根染出。 △茜草根 △紫萁贯众 △楤(cong)木——鸟不宿,茎叶上俱生刺,鸟不能落也。 △白英,多变的叶型 △半夏,右→左,年份依次渐长 差不多到最后,重点来了。半夏是随路就可见的,即使不在山里,花坛丛中也多。块茎和珠芽繁殖的半夏,当年或第二年就可采收,而种子繁殖则须等到第三、四年。挖起后,需除去外皮及须根,洗净,晒干就有生半夏可用了。年份小的半夏,依然种回土里。 △半夏块茎,右→左,依次变大 △狭叶香港远志,非药用品种 △常春黧豆,常春油麻藤的种子,圆圆扁扁,惹人喜爱。 谷雨笋头齐,之后春笋就快下市,开始老了。有意思的是,在亭中小憩时,周围安静下来,不时来几只鸟叫声,“啊”…“咕叽咕叽”…也不知什么鸟儿。春天是虫子们活动的季节,我看到各色蚕虫们在努力的加餐,为了蜕变。春风那样动荡,它们弱小的身躯一不小心就会被吹落,抓住那一丝生机,依然奋力往回爬。浮生一日,蜉蝣一世,都是各自尽力的可敬生命们。 山看起来再陡,到底都能登上,一鼓作气到了山顶。惊喜的是,山莓虽都还是青果,迎春樱却已经结满一树的野樱桃,看起来像小小的枸杞果。我们就站在树下,边摘边吃,没有大樱桃那样的甜,略带酸涩,却也是野趣风味。籽大果肉少,捧在手心,多多得吃,才够味。这些也是山里动物们的吃食,浅尝一点就已足够。 △迎春樱 再过半月,山莓、蓬蘽、覆盆子们就陆续熟了,春天最后的好时光,实在不等人。 文|图=渡月 渡月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lianmeia.com/wlmmjyf/1118.html
- 上一篇文章: 最全中药材别名汇总表
- 下一篇文章: 这种长在野草上的小黑果,抗菌抗炎抗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