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壮元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
“鹿茸,味甘,温。主漏下恶血,寒热惊痫,益气强志,生齿不老。角主恶疮痈肿,逐邪恶气,留血在阴中。”(《本经》) 鹿茸禀纯阳之质,含生发之气,壮元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然其温热之性,补火助阳,肾虚有热者,上焦痰热者,胃家湿热者绝不可用,阴虚火炽者概不可服,误服之,必然滞热动火,吐衄不绝,烦躁异常,大难消弭,当切记之!鹿角胶甘咸气温,补血益精,功同鹿茸而药性略缓。鹿角霜乃鹿角熬胶所余骨渣,主治虽同鹿胶,而药效大逊,略见收涩,止久痢,去妇科白带可用之。 漏下者,由劳伤血气,冲任二脉虚损不能制约,故血非时而下,淋漓不断也。须知妇科崩漏,阴虚血分有热者最多,故必然见其畏寒少腹阴冷,大便晨泄,腰背酸痛如折,月经血色稀淡,量时多时少,舌质淡而脉沉软,确知肾阳虚寒者始可运用鹿茸。 古方鹿茸散以鹿茸、肉苁蓉、熟地、乌贼骨等用于崩漏不止或白带清稀不绝,虚损羸弱之证;《千金方》治崩中漏下,赤白不止:鹿茸18铢,桑耳2两半,以醋5升渍,炙燥渍尽为度,研末服方寸匕,日3次。桑耳乃寄生桑树之木耳,甘平无毒,主女子崩漏带下,癥瘕积聚,破血益气,故本方又可用于阴寒不孕及跌仆伤损甚妙。 所谓恶血者,或夹血块紫黑,或血色浅淡,固然阳气虚损而寒气重,然也有漏下血水恶臭,兼杂败脓,或如赤豆汤黯红尘垢,少腹疼痛坠胀,形体消瘦,畏寒萎靡者,多为寒湿痰瘀,毒邪留注之类。先父玉书公曾用温经破积方(炒侧柏叶、炒续断、川芎、当归、生地、炙鳖甲、炙龟板各45克,甲珠90克,赤石脂、炒艾叶、炒地榆、三七、牡蛎、鹿茸各15克,炉火边炕干碾细末,每次6克,调入稀饭或米汤中服,每日4次)治疗晚期子宫体癌,坚持服药年余得以临床痊愈。 一般肿瘤皆耗散阳气,今多选用仙灵脾、巴戟天、仙茅、苁蓉等温润补益,少数用附子温阳,而子宫虚寒,阳气衰败,营气不从,血凝津聚,阴疽不消之类,鹿茸用之大妙。唯阴伤热重湿聚瘀毒之证,临床常见之,则鹿茸绝不可用也。 《济生方》治室女冲任虚寒,带下纯白,用鹿茸2两,白蔹、狗脊各1两为细末,艾煎醋汁,糯米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克,温酒下。 肾气初盛,冲任功能未健,故反易伤损也。先父玉书公用温补任督散鹿茸15克,生龙骨、当归、白术各50克,熟附子65克,厚肉桂、生麻黄各10克,共碾为散,每服6克,每日3次,用淡盐米汤或淡黄酒下,治慢性盆腔炎白带量多清稀如水,浮肿疲乏,腰酸背寒,少腹发冷者。鹿茸温肾阳、通补奇经也。 老年神志俱耗,体倦腰酸,羸弱无力,遗精白浊,牙齿浮痛,又健忘痴呆,脑髓不足,肾精亏也。脑为真气所聚,其清灵之性,为气血精髓所涵养。脑髓渐空,自然失却清灵之性,一般技巧智力,记忆思考等功能逐渐减退,且病情日益加重,难以逆转,余常用还少丹补益肝肾、化瘀开窍以利元神。若下肢凹陷浮肿,加鹿茸于还少丹中常服,可逐渐取效。 治疗中风瘫痪,贵州正氏所拟荣筋健骨丸以鹿茸或鹿角胶生精补髓,当归、鸡血藤等活血养血,祛风散寒,祛痰化瘀,渐可转动废弛之神经。 治疗慢性肾病,素来以清热解毒、祛风利湿为常法,以肾病多为湿热瘀浊滞留为病也。 鹿茸吃法:①鹿茸泡酒 药酒是中国的一大传统,将药物泡进白酒中,药物的精华渗入酒中,酒有助于行气作用,药物作用便很快发挥,行至全身。鹿茸同样可以入酒,将鹿茸片加入50度以上的白酒浸泡一段时间之后,就可以饮用。还可以根据需要,加入其它药材一起浸泡。泡酒的鹿茸一定要用生切片,这样的药酒更有效果。 ②鹿茸做菜 食疗是保健强身的一大方法,鹿茸这样的滋补品就是一大很好的食材。在南方地区,鹿茸和其它药材加入鸡、鸭、鹅或者猪肉等,用慢火细炖,饮其汤水,同样有很强的滋补作用。不仅是熬汤,鹿茸还可以粉碎成粉,加入其它的菜式中。 ③鹿茸磨粉 如果没时间泡酒,没时间熬汤,还有一种方法可以解决大家的烦恼。那就是将鹿茸磨成细粉,在晚上睡觉之前,用酒或者盐开水送服茸粉。既方便,又同样有很好的效果。 ④煎煮药粥 保健和食疗性质的药粥,在我国流传已久。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使用药粥治疗疾病的记载。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以鹿茸、人参为主,配合其它滋补性药物,与米谷配伍,再加入适当的调料,同煮为粥,进补服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食疗方法。 ⑤散剂吞服 鹿茸则直接烘干,加工成粉末状,或到药店购买现成的鹿茸粉,装入事先准备好的空心胶囊中,置于密闭容器里,放在阴凉通风处。每次1~2粒,以白开水送服,也可以直接将粉剂放在口中,以其它药液、粥饮或温开水冲服。 优秀文章赏析鹿茸血的功效,真是太惊人了! 肾藏精,究竟是什么? 梅花鹿21世纪全球公认的健康长寿生活必需品,帮你和亚健康说拜拜 鹿小妹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lianmeia.com/wlmhxcf/2076.html
- 上一篇文章: 热门课程沙盘游戏治疗
- 下一篇文章: 抗抑郁症的六朵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