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中医辩证论治
甲状腺癌可归于中医学的“癭瘤"、“癭气”、“癭囊"“影囊”等范畴,主要是由于情志内伤,饮食及水土失宜,以致气滞、 痰凝、血瘀壅结颈前所引起。常用的中医药学康复措施有下述几个方面。 一、中药治疗 1.辨证施治 (1)气滞血瘀 主证:颈前可触及肿块,质地坚硬,随吞咽活动,胸闷憋气,心烦易怒,失眠,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滑。 治法:理气化痰,消瘀散结。 方药:四海舒郁丸加减。 海藻30克,昆布30克,乌賊骨30克,夏枯草30克,橘核30克,牡蛎15克,黄药子15克,天葵子15克,苡仁15克,泽兰10克,穿山甲10克。 (2)痰凝毒聚 主证:颈前肿块增大胀痛,结节或结块,咳喘痰多,声音嘶哑,胸闷胸痛,或时发烧,大便干结,舌质瘀紫,舌苔灰腻,脉弦数。 治法:拔毒消瘿,软坚散结。 方药:海藻玉壶汤加减。 海藻30克,昆布30克,牡蛎15克,夏枯草30克,陈皮15克,川芎15克,半夏15克,金银花15克,黄芩10克,大黄10克,连翘10克,黄药子10克,海浮石10克,板蓝根10克。 (3)心肾阴虚 主证:多见于老年或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多年,肿块突然增大,声音嘶哑,吞咽困难,胸闷憋气,或经手术、放疗、化疗后,出现心悸、失眠、心烦、多梦、咽干、腰膝酸软、盗汗、耳鸣,舌红苔少,脉细数无力。 治法:滋阴补肾,养心安神。 方药:天王补心丹合都气丸加减。 玄参15克,天冬20克,麦冬20克,生晒参15克,丹参15克,枣仁15克,猪苓20克,山茱萸6克,熟地20克,山药20克,泽泻20克,柏子仁20克,仙灵脾10克,旱莲草10克,女贞子10克。 腰酸背痛,遗精目眩,肾气衰弱者,加龟鹿二仙膏或大补阴丸。 2.中成药 (1)小金丹:化瘀散结,活血通络。每次1~2丸,每日2次,口服。(《外科全生集》) (2)内消瘰疬丸: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每次6~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疡医大全》 (3)夏枯草膏:清火散结,化瘀止痛。每次15毫升,每日2次。(《证治准绳》) 3.有效复方 (1)一枝黄花15克,韩信草、马兰各12克,星宿菜24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20天为一疗程。肿瘤消退后仍续服1~3个疗程。(《福建药物志》) (2)土茯苓15克,金锁银开、黄药子各9克,白毛藤、乌蔹莓根、蒲公英各12克,甘草、金银花各6克。水煎服。(《浙江民间中药》) (3)海藻、蛤粉、海蒿子、昆布、紫菜各15克。水煎服。(《中国药用海洋生物》) (4)魔芋30克,先煎2小时,再加海藻、蒲黄根、元参各15克,苍耳草、贯众各30克,若瘤质硬可加生牡蛎60克。水煎,日服2次。(《肿瘤的诊断与防治》) 二、饮食疗法 1.发菜牡蛎汤(《家庭食疗手册》) 组成:发菜、鹿角菜、夏枯草各15克。 功效:清热散结,化痰软坚。 适应证:甲状腺癌及甲状腺肿大患者。 用法:上四味洗净,先把牡蛎、夏枯草放入锅内,加水煮约半小时,再下发菜、鹿角菜,再煮约10分钟,加入食盐、味精等佐料即成。趁热温服。料即成。趁热温服。 2.青柿汤(《中国食疗大全》) 组成:未成熟的青柿子克,蜂蜜适量。 功效:清热凉血散结。 适应症:甲状腺肿瘤,缺碘性甲状腺肿大。 用法:将青柿洗净去柄后捣烂绞汁,放锅内煎熬浓缩,待黏稠时,加入少量蜂蜜,再继续熬10分钟,冷却后装瓶备用。一日3次,每次1匙。 三、针灸疗法 穴位:耳后发际穴、冲阳、通瘤、少海。 四、气功疗法 气功疗法能够内养神、外养形,使形神相济,祛病延寿。 肿瘤患者在气功师的指导下学习气功、练习气功,可改善机体的物质代谢过程,有效地调整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紊乱,使脏腑协调,功能改善。 甲状癌患者可二十四气坐功、大雁功、太极拳等加以练习。 五、中药外治法 瘿瘤膏 取蜈蚣(炙)3条,全蝎3克,壁虎3克,儿茶3克,蟾酥3克,黄升1.5克,共研为细末;以凡士林20克调和,备用。 用法:每次以适量涂于纱布,贴在肿块处;每天换药1次,连用5日后停用2天。如无不良反应,可继续应用;如用后出现发红、瘙痒症状,应暂停使用,等上述部位恢复正常后再用。 瘿瘤膏出自《中国中医药报》年第期,其余版权不明,归各自权利人所有,如有不当使用之处敬请联系删除! 警示:本文内容仅为普及中医知识,不做为处方,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lianmeia.com/wlmgnzz/12906.html
- 上一篇文章: 每天学一味中药,高良姜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