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收藏鉴赏晚清五爪龙炉
藏家简介:荀诗刚,黑龙江省宝清县人,号中启山人,静心堂主,热爱书法与诗词,在收藏方面有很大成就,主要收藏瓷器与字画及民俗杂项,精通明清瓷器鉴别,收藏有大量明清瓷器及当代名家字画,曾多次参加国内各地收藏类学术研讨会,现为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 龙在我国是重要地位的象征,据了解,清代曾明文规定五爪龙、四爪蟒的规格。清初顺治年间,礼制尚末底定,因而出现四爪龙蟒图混用不清的现象,待礼制确定,方才龙归龙,蟒归蟒,各有归属;其间差异,仅在一爪耳。蟒的形象由龙而来,唯一区别是在脚上的爪。只有皇帝才能使用五爪的龙来装饰,民间“五爪为龙,四爪为蟒”的说法形成于清代。在收藏家荀诗刚家中收藏了一件清代青花瓷器,里面却绘着传统图案二龙戏珠,仔细一看竟然是两条五爪龙。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器,它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目前发现最早的青花瓷标本为唐代,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元代青花瓷在我国瓷器发展史上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一路下来这么硕大且是五爪龙纹的香炉确实少见。 香炉是一种与祭祀活动有关的器物,祭祀活动是古代先民最重要的礼仪活动,远古时期的仰韶文化、良渚文化和龙山文化等,不少器物就是用于祭祀的礼器。古时候的人,就常以焚香木熏居室以除臭秽,所以古人读书弹琴,喜欢先焚一炉香,可以净杂念而使精神集中。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香炉的形制、釉色及功用,随着当时经济、文化、审美情趣的变化而演绎发展。 我国古人用檀香木片放进炉里慢慢焚烧,香气四溢,不仅清脑提神除臭,而且驱邪避恶,起到净化居室环境的作用。香炉的真正出现,同佛教道教盛行有密切的关系,相传东汉明帝推行有关。东汉后期,“天地合气,万物自生”自然论的出现,以焚香供祀神佛,寄托人们的情感,由熏炉派生出的香炉,将礼佛祭祖的功用延续至今。香炉的形制有筒形、盆形、方形、长方形等;香炉的款式也很多;材质有铜、铁、锡、石、陶瓷之别,以示身价有异;刻着不同的花纹和文字。香炉在华人社会历史久远,本来只供焚香用,后来被爱好古物的人收藏,成了人们玩赏的古董和艺术品了。 这件晚清青花龙纹瓷香炉,通高27厘米,口径29厘米,直筒形、圆口沿、矮圈足,上端稍粗、下端稍细、腹部上为云纹下为海浪纹,中间为二龙戏珠,仰首、露齿、张口、尾巴翘起、眼睛如注、五爪如钩,具有较强的动感,呈活灵活现、腾空飞舞之势。收藏家荀诗刚认为,尽管该炉年代不远,但从它的釉色艳丽晶莹、胎质坚韧细腻、纹饰清新流畅、绘画技艺精湛等方面看,均有其独到之处,故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lianmeia.com/wlmxwgj/922.html
- 上一篇文章: 教你认识身边的中草药乌蔹莓
- 下一篇文章: 这些长在农村的野草,你还记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