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你后悔帮女儿带娃吗rdq
作者 Cush 来源 小十点(ID:sdikid) 1 前两天,微博一个热门话题#你老了会帮儿女带小孩吗#,引发了全网热议。 在这个话题下面,有些网友回答:会。 只要我还能带得动。 自己经历过带孩子的艰难,不忍心看孩子受苦。 不是为了以后老了有人养老,纯粹就是心疼孩子。 有些网友回答:不会。 不想当完父母,又当保姆。 带孩子真的太累了,说实在话,我不愿意。 我现在都抱不动娃,老了更是带不动了,我就尽量多给钱吧。 看到这个话题的时候,我犹豫了好一会儿,还是选择了“会”。 身为一个妈妈,带娃有多累、多辛苦,我再清楚不过。 但看着正在一旁安安静静写作业的女儿,思忖良久,我心中的答案,逐渐清晰。 我决定给女儿写一封信,等将来她结婚生子后问我这个问题: 就把今天做选择的心路历程,好好说给她听。 女儿,我不舍得你太辛苦 亲爱的女儿,你知道吗,如果这个问题在妈妈有你之前问我: 我的答案是:不会。 因为那时候妈妈觉得,把孩子抚养大已经很不容易了,不想自己的晚年也被拴住。 人生最宝贵的几十年,忙工作、忙着把孩子带大、忙着给上一辈养老…… 就剩下那点时间,如果还给你带孩子: 妈妈这一辈子,就真的没怎么为自己活过,也太遗憾了。 但自从有了你、自从姥姥来帮妈妈带你之后,妈妈的想法,变了。 刚有你的头几年,要不是有你姥姥在,妈妈真的就撑不下去了。 每次等给你喂完饭,饭菜早都凉了。 你又一直让妈妈抱,一把你放下来就哭。 妈妈只能一边抱着你,一边匆匆扒几口冷饭冷菜。 每次你一看不见妈妈,就哇哇大哭,妈妈连上卫生间都不得不抱着你。 曾经有一刻,妈妈觉得咱们这个家,好像到处都是墙壁。 找不到一点小小的容身之地,可以喘口气。 有一次你吐个不停,把妈妈吓坏了,给你爸爸打电话,一直没人接。 医院,检查才发现是急性肠炎。 等你输上液睡着了,妈妈一个人坐在床边,眼泪控制不住地往下掉。 心里只有一个感受:“太难了,真的太难了。” 幸好你姥姥后来过来了,她对妈妈说: “别担心,不是还有妈吗……” 妈妈听到那句话,真的一下子就绷不住了。 感动、愧疚、如释重负……很多情绪涌上心头,五味杂陈。 网上曾有一个很火的视频,一位年轻妈妈焦心地喂孩子一口一口吃饭时: 她的妈妈,也正一口一口地喂顾不上吃饭的她。 你可能想不到,妈妈那段时间,就是这么过来的。 你只要妈妈喂饭才吃,姥姥没办法,也只好这样才能让妈妈吃上一口热饭。 是你姥姥,让妈妈知道: 即使做了妈妈,也依然是妈妈眼中的孩子。 再难再累,也依然有妈妈可以依靠。 而妈妈,也希望你能知道: 虽然带娃的辛苦滋味,妈妈已经深深尝过了; 虽然妈妈曾放言,不想前半生被孩子绑住,后半生还被孩子的孩子绑住; 但只要你一天需要妈妈,只要妈妈一天带得动,都会守在你身边。 3 女儿,我一定要嘱咐你一件事 亲爱的女儿,虽然妈妈会帮你带孩子,但以过来人的经验来说: 有件事,妈妈一定要特别嘱咐你,那就是—— 夫妻之间,分工一定要明确。 妈妈能帮的还是有限,可以帮你们买菜做饭、接送孩子。 但过日子,最重要的还是夫妻之间相互配合好。 如果配合不好,最终伤害的不仅是夫妻双方,还有年幼的孩子。 妈妈最近看了一个热播剧《小舍得》。 里面子悠的爸妈,就是一对分工很有问题的夫妻。 子悠妈妈田雨岚,每天累死累活: 给孩子做营养餐、接送孩子、陪孩子上培训班、听课记笔记、参加家长会…… 恨不得自己能变出3个分身,围着孩子转。 子悠爸爸颜鹏呢,每天优哉游哉: 打游戏打得不亦乐乎,到点就知道张口喊“媳妇,饭好了吗”。 如果他能多一点分担,妻子田雨岚就不会那么压力山大,不会逼子悠逼得那么紧; 子悠也不会从一个听话、爱学习的好孩子,崩溃到: 撕卷子跑出教室、自言自语、甚至幻想出一个不存在的小伙伴。 从子悠爸妈身上,我们可以看到: 夫妻分工不明确,伤害的不仅仅是两个人的婚姻,更是包括孩子在内的整个家庭。 而夫妻分工明确的家庭,氛围往往很和谐,孩子也常常在有爱的氛围中感到快乐。 就像《小舍得》里欢欢一家,爸爸夏君山和妈妈南俪,两人就配合得很好。 当超超闹着要和正学习的欢欢玩,总有一个人站出来,陪超超玩耍、哄超超睡觉; 当欢欢学习出现问题时,两人一起想办法,分头求培训班名额、互相嘱咐别上火着急; 当南俪妈妈卧病在床,不能接送孩子,两人就轮流请假,回来照顾老人、接送孩子。 而从欢欢和超超的脸上,我们也一眼就能看出: 被爱滋养大的孩子,有多幸福。 所以亲爱的女儿啊,你一定要记住: 夫妻明确分工协作,才是一个家庭幸福的基础。 孩子不是妈妈一个人的,养育也不是妈妈一个人的责任。 不是你多辛苦点、多累点、多担待点,就能解决的问题。 《父性》里有句话说:“父亲的缺失,是家庭的不幸,是妻子的忧愁,是孩子的悲伤,也是社会的抑郁。” 你累到像田雨岚一样,没有时间喘息的地步,也弥补不了爸爸缺位对孩子的伤害。 4 女儿,我也希望有自己的自由 亲爱的女儿,只要你需要,妈妈会义无反顾地给你搭把手。 但妈妈也希望你能明白: 你才是孩子的生养人,我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但不是顶在最前面的那个。 妈妈也希望,能有一点自己的自由。 这一点,是妈妈亏欠你姥姥之后意识到的。 曾经,妈妈斩钉截铁地对你姥姥说: “妈,我的家就是你的家,你放心在这住。” 但时间长了,妈妈慢慢发现,姥姥在家里过得并不自在。 偶尔饭烧焦了,她会轻轻地叹气: “唉,老了不中用了,又浪费了东西……” 你一生病,她紧张得要死: “孩子要有个闪失,有什么事,我哪担得起……” 姥姥的样子,让妈妈想起了之前看过的一个短片《妈妈的妈妈》。 短片里,姥姥每天起得很早,给一家人做早餐。 等孩子吃完送上学,又赶去菜市场买菜,准备做午饭。 下午送完孩子,收拾收拾家里,4点半又要去接孩子…… 每天都是这么忙碌,连最爱的广场舞排练,都抽不出固定的时间。 当妈妈看到她一个人时眼里的疲惫,才意识到: 姥姥来帮妈妈带孩子,不是心里不苦,只是嘴上不说。 她只是不想再给妈妈,增加额外的负担。 所以,亲爱的女儿,妈妈会和姥姥一样,需要的时候帮你带孩子,因为: 不想我们年轻时吃的苦、受的罪让你再受一遍; 不想你为了带娃放弃了工作,手心向上被人嫌弃; 不想看着自己的外孙、外孙女放学回家没人照顾; …… 可妈妈也希望你能理解: 妈妈,也需要有自己的自由。 过去的中国父母,可能是孩子在哪儿,家就在哪儿。 妈妈这一代的父母,更倾向孩子的家是孩子的家,自己的家是自己的家。 但有一点,你可以放心: 不管在哪,妈妈的爱,一直都在。 不管在哪,你永远都是妈妈最宝贝的孩子。 点个“在看”,希望每位妈妈的生活都能岁月静好。 亲子优选限时团购 这是一套有趣的数理化启蒙书包含数学、物理、化学三门学科文字与漫画相结合内容生动有趣,孩子一看就懂轻松培养理科思维让孩子在初中前打好理科基础长按识别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lianmeia.com/wlmsqbc/15637.html
- 上一篇文章: 这首唐诗宋词,是孩子一生必学的经典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