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pf.39.net/bdfzj/140110/4324711.html

中成药在我国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因携带方便、易于服用的特点,近20年来发展迅速,剂型不断更新丰富,使用量飞速攀升,现在不论大、小医院,中成药基本上是西医生在开了。

“是药三分毒”,许多人忽略了中成药的不良反应。龙胆泻肝丸致人肾衰“马兜铃酸事件”、“鱼腥草注射液风波”、“茵栀黄注射液致新生婴儿死亡事件”,都是超中成药的功能、主治用药和未按说明书用药所致。这就告诉我们,中成药使用不当会危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儿童≠小大人

儿童用药≠成人药的减量

但目前很多人都将此画上了等号

儿童生长发育、功能不完善,药物在儿童体内吸收、利用、分解、代谢、排出、药物代谢动力学等,与成人不同。儿童药物的毒副作用、不良反应与成人不全相同,但造成耳聋(因聋致哑)、和造血、肝、肾功能的影响甚于成人。

1含毒性药材的中成药,儿童应慎用

目前,儿童中成药中很多含有毒性药材,《药典》中儿科中成药含朱砂、雄黄、何首乌、槟榔的品种44个,朱砂的使用频次最高。含毒性较大药材的中成药,如:小儿惊风散(含朱砂、雄黄)、小儿化毒散(含雄黄),儿童应谨慎使用。

2使用儿童中成药,常见八种错误错误一:只辨病,不辨证

辨证是否准确是中成药合理应用的首要条件。不少临床医生只辨病,不辨证,导致药证不符,医院中成药使用中尤为突出。

例如:治疗小儿咳嗽,不分寒咳、热咳、燥咳和痰湿咳嗽,盲目用药者很多。干咳无痰时用具有清肺化痰的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因无痰需要清化,干咳就不能治愈。更有甚者:

■热证

◆热者寒之

◆误用热药——火上浇油

举例:肺热咳嗽:蛇胆陈皮口服液、橘红痰咳液

肺热咳嗽:小儿肺咳颗粒

■寒证

◆寒者热之

◆误用寒药——雪上加霜

举例:慢性咽炎(脾胃虚寒患儿):蓝芩口服液、莲芝消炎分散片

■实证

◆实则泻之

◆误用补药——病邪更盛,谓之实实。

举例:多汗症(实秘患儿):黄芪颗粒

■虚证

◆虚则补之

◆误用泻药——正气更虚,谓之虚虚。

举例:腹泻(脾虚患儿):四磨汤口服液

错误二:配伍不当——相克

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

十八反

本草明言十八反

半蒌贝蔹芨攻乌

藻戟遂芫具战草

诸参辛芍叛藜芦

十九畏

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例如:含有附子的中成药(小儿肺咳颗粒)不宜与含有贝母的中成药(牛黄蛇胆川贝液、蛇胆川贝枇杷膏、金嗓散结丸、婴儿健脾颗粒等)以及含有半夏的(藿香正气滴丸、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橘红痰咳液、复方鲜竹沥液、蛇胆川贝枇杷膏等)同用。

附子与贝母一起使用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皮肤发黑。

含有三棱的金嗓散结丸不宜与含有芒硝的防风通圣颗粒、五福化毒片配合使用。

错误三:重复用药

发热:同时用小儿解表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柴黄颗粒、抗病毒口服液,二种或二种以上,属于重复用药。

咽痛:同时用金莲清热泡腾片、蓝芩口服液、金玄利咽颗粒、金嗓开音丸、金嗓散结丸、莲芝消炎分散片、小儿化毒胶囊、五福化毒片,二种或二种以上,属于重复用药。

咳嗽:同时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咳喘宁口服液、安儿宁颗粒、清宣止咳颗粒、小儿宝泰康颗粒,二种或二种以上,属于重复用药。

同类药重复应用:增大了服药剂量,增大了药物过量的风险,特别是含毒性药材的中成药,发生毒副反应的风险大增。

错误四:不合理联用

1.上感:小儿解表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柴黄颗粒、抗病毒口服液等+玉屏风颗粒(或黄芪颗粒)。

2.咳嗽: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咳喘宁口服液、安儿宁颗粒、清宣止咳颗粒、肺力咳合剂等+蛇胆陈皮口服液(或橘红痰咳液)

寒药+热药,不合理联用。

错误五:超剂量、超疗程

长期或超剂量服用含有毒性中药材的中成药,如含附子(小儿肺咳颗粒)、含半夏(橘红痰咳液、复方鲜竹沥液、蛇胆川贝枇杷膏、藿香正气滴丸)、含苍耳子(鼻窦炎口服液、鼻渊舒口服液、鼻渊通窍颗粒、祛风止痒口服液),含罂粟壳(咳喘宁口服液),雷公藤多苷片等的中成药,过量服用即可中毒。

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不可长期服用。

错误六:剂型选择不当

错误:

◆急证、重证选用丸、片剂、膏制剂;

◆慢性疾病选取注射剂现象,如此则背离以上用药原则;

◆丸剂、片剂及胶囊剂依从性差,婴幼儿食管纤细不易通过,服药难度。

正确:

◆一般急、重证适宜选注射液,口服液、冲剂、散剂,吸收迅速作用快;

◆慢性病患者宜选丸、片剂,其吸收缓慢而作用持久;

◆膏剂以滋补为主,其作用缓慢适用于体虚久病者。

错误七:服用剂量不规范

很多儿科中成药未规定不同年龄患儿服用的剂量,仅规定成人统一剂量;有不少中成药品种仅注明“小儿酌减”或“小儿遵医嘱”、“儿童酌减”,使得儿科用药从根源上缺乏临床指导性,即不规范又不安全。

错误八:忽视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

患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遗传缺陷者在服用含有:珍珠粉、金银花、薄荷、黄连、牛黄粉等中药成分的中成药,应慎用或禁用。

小儿解表口服液、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金嗓开音丸、金嗓散结丸、苍苓止泻口服液——含金银花。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复方鲜竹沥液、鼻窦炎口服液、鼻渊舒口服液、鼻渊通窍颗粒、清宣止咳颗粒、开喉剑喷雾剂、防风通圣颗粒、牛黄蛇胆川贝液——含薄荷。

小儿化毒胶囊——牛黄,珍珠,黄连;五福化毒片——含黄连。

(图片来源于pixabay,文医院)

周末去哪儿?人均+元包栋别墅开亲子party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lianmeia.com/wlmmjyf/15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