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药物主入肝肾经,除袪风湿外,兼有一定的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主要用于风湿日久,肝肾虚损,腰膝酸软,脚弱无力等。风湿日久,易损肝肾;肝肾虚损,风寒湿邪又易犯腰膝部位;故选用本节药物有扶正袪邪、标本兼顾的意义。亦可用于肾虚腰痛,骨痿,软弱无力者。

五加皮Wujiapi

  《神农本草经》

  为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AcanthopanaxgracilistylusW.W.Smith)的干燥根皮。习称“南五加皮”。主产于湖北、河南、安徽等地。夏、秋采挖,剥取根皮,晒干。切厚片,生用。

  性能:辛、苦、温。归肝、肾经。

  功效:袪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

  应用:

  1.风湿痹证。

  本品辛能散风,苦能燥湿,温能袪寒,且兼补益之功,为强壮性袪风湿药,尤宜于老人及久病体虚者。治风湿痹证,腰膝疼痛,筋脉拘挛,可单用或配当归、牛膝、地榆等,如五加皮酒(《本草纲目》);亦可与木瓜、松节同用,如五加皮散(《沈氏尊生书》)。

  2.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虚乏力。

  本品有温补之效,能补肝肾,强筋骨。又常用于肝肾不足,筋骨痿软者,常与杜仲、牛膝等配伍,如五加皮散(《卫生家宝》);治小儿行迟,则与牛膝、木瓜等同用,如五加皮散(《保婴撮要》)。

  3.水肿,脚气。

  本品能温肾而除湿利水。治水肿,小便不利,每与茯苓皮、大腹皮、生姜皮、地骨皮配伍,如五皮散(《和剂局方》);若风寒湿壅滞之脚气肿痛,可与远志同用,如五加皮丸(《瑞竹堂经验方》)。

  用法用量:煎服,4.5~9g;或酒浸、入丸、散服。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心腹疝气腹痛,益气,疗躄,小儿不能行,疽疮阴蚀。”

  2.《名医别录》:“主男子阴痿,囊下湿,小便余沥,女人阴痒及腰脊痛,两脚疼痹风弱,五缓,虚羸,补中益精,坚筋骨,强志意,久服轻身耐老。”

  3.《本草思辨录》:“五加皮,宜下焦风湿之缓证。若风湿搏于肌肤,则非其所司。古方多浸酒、酿酒及酒调末服之,以行药势。”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丁香苷,刺五加苷B1,右旋芝麻素,16α-羟基-(一)-贝壳松-19-酸,左旋对映贝壳松烯酸,β-谷甾醇,β-谷甾醇葡萄糖苷,硬脂酸,棕榈酸,亚麻酸,维生素A、B1,挥发油等。

  2.药理作用:五加皮有抗炎、镇痛、镇静作用,能提高血清抗体的浓度、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有抗应激作用,能促进核酸的合成、降低血糖,有性激素样作用,并能抗肿瘤、抗诱变、抗溃疡,且有一定的抗排异作用。

  其他:同属植物作五加皮入药的尚有:无梗五加(Acanthopanaxsessiliflorus(Rupr.etMaxim.)Seem.)、红毛五加(A.giraldiiHarms)、糙叶五加(A.henryi(Oliv.)Harms)、藤五加(A.leucorrhizus(Oliv.)Harms)、乌蔹莓五加(A.cissifolius(Griff.)Harms)等。

  古代所用的五加皮包括五加科五加属的多种植物,除上述品种外,似亦应包括刺五加(Acanthopanaxsenticosus(Rupr.etMaxim.)Harms)在内,而《中国药典》现已将其作为独立的药物收载。现在使用的五加皮药材,有南五加皮和北五加皮之分。北五加皮为萝藦科植物杠柳(PeriplocasepiumBge)的根皮(见利水渗湿药),《中国药典》以“香加皮”之名收入。南五加皮与北五加皮科属不同,功效有异,且北五加皮有毒,不应混用。

温馨提示:上文中所提及药方和中药,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应用,切勿擅用。

张志教授7月上中旬坐诊时间安排

7月1日星期五上午:医院

下午:广播电台《健康有奔头》

7月2日星期六上午:惠君诊所(9:00-10:00)

医院(10:00-17:30)

7月3日星期日上午:君峰路诊所(9:00-10:00)医院(10:00-17:30)

7月4日星期一全天:医院

7月5日星期二上午:东海西路诊所(9:00-11:00)

下午:医院

7月6日至7月20日星期三至次周星期三外地坐诊

健康小管家

您对自己的健康有什么疑问吗?

请加我的,或长按下面图片两秒识别







































白癜风哪治的好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电话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lianmeia.com/wlmgnzz/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