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教会中的偶像崇拜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导读 教会本应是全心全意敬拜上帝的地方,但有一些无形的偶像悄悄潜入罪人的群体。我们若不觉察,生命与事工都将受到极大损害。本文列举教会中常见的三种偶像。求主赐我们明辨的智慧,专心寻求为我们钉十字架的主。 戴尔班科指出,在人类历史的开始之时,社会是环绕着上帝与宗教而建立的。所以如果我们要解决文化的问题,是不是就应该要更加宗教化?不一定!因为无所不在的偶像崇拜,也渗透到了宗教的范围里面。 偶像就是一些我们所追求的事物,而我们想要从其中得到唯有上帝才能赐予我们的东西。教会中,有三种常见的偶像。 1 将正确的教义变成偶像 当宗教团体把教义性的真理高举到代替上帝的位置而成为假神时,就会产生很广泛的偶像崇拜;而当人只靠着正确的教义来维持他们与上帝的关系,却不依靠上帝自己和他的恩典时,这种情况就会发生。 这是一个深层次的且致命的错误。若是你已经滑到了自义的情况,其征兆就是你变成了《箴言》中所描述的「亵慢人」(参箴14:6,21:24)。亵慢人对于反对他们的人总是表现出藐视和傲慢,不会以恩慈相待,而这便显示出他们并不把自己看作是蒙恩的罪人;相反,他们所信靠的是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并因此以为自己高人一等。 在正统的基督教中,有许多基督徒和教会都会对不信或错误之事提出警告。事实上这真的是很重要,《箴言》26:28告诉我们,「谄媚的口」——不愿批评有权位的人——对教会具有破坏性。然而,即使许多信徒所打的教导与实践的旗帜是正确的,但他们的态度却具有《箴言》中所说之亵慢人的特质。 他们当中也许有人会回应说,圣经中有一些传道人和圣经的作者也使用讽刺语气。这是真的,你可以在《列王纪上》第18章以利亚和巴力先知的对答中,或特别是在《哥林多后书》第10-13章保罗对其批评者的回应中,看到这种用法。反讽或讽刺可以是一针见血地解释一个观点的有效方式,但嘲笑和鄙视却不可能在罪人与罪人的对谈中成为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 2 将恩赐和果效变成偶像 在宗教团体中所流行的另一种偶像崇拜,是将属灵的恩赐和事奉的果效变成偶像。 很多人常常把属灵的恩赐(才干、能力、表现和成长)错误地当成了圣经中所说的圣灵的「果子」(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甚至有些传道人虽然在头脑里相信「唯独靠恩典得救」,但心中仍然感觉自己在上帝面前的地位,主要是和自己所服事和所改变的人数有关。 爱德华兹的话,对今天的我们仍然深有启发: 属灵恩赐是圣灵所赐的极美好的礼物,但……它们不像真正的恩典与圣洁,是内在的……不论是现在或过去,属灵的恩赐都如人随身佩戴的珍贵珠宝,但在心中的真正恩典,不论是现在或过去,才是心的宝贵之处;借着它……灵魂本身成为一颗珍贵的宝石。 上帝的灵可以在许多他本身并不分赐的事物上产生果效,所以,上帝的灵运行在水面上,却不会把他自己分赐给水;然而当圣灵在他正常的运作下赐人得救的恩典时,他就把自己分赐给那个人……是的,不论是现在或过去,恩典就是上帝之灵将他的圣洁本质分赐给人。 3 将道德表现变成偶像 另一种宗教中的偶像崇拜与道德生活的本身有关。人心的自然本能,就是会想用道德的表现来控制上帝和控制别人:因为我们过的是善良和有道德的生活,所以上帝和我们所遇见的人就欠我们一个尊重和支持。尽管我们口称耶稣是自己的榜样和激励,但我们仍然想靠自己在道德上的努力来赢取救恩。 就如「浪子回头」比喻(路15:11-32)中的大儿子,不能确定父亲对他的爱,因而产生虚空感。大儿子说:「你从来没有为我办过筵席。」在大儿子和父亲的关系中,从没有跳舞与欢乐庆祝。对我们来说,只要你尝试用好行为来赢得救恩与操控上帝,你将永远不能确定自己是否达到上帝的标准,你也不可能确定上帝对你的爱与喜悦。 戴尔班科提到启蒙运动如何带来文化大势的转移,淘汰了正统的宗教,而以美国系统或个人自我实现等其他事物来取代上帝的位置。但这转移的结果并不好:用国家取代上帝就产生了文化上的帝国主义,而以自我代替上帝就产生了许多功能失常的关系状况,包括厌食症、贪食症、压力紧张、自我形象低落等。 为什么我们的文化会如此全面地放弃以上帝为核心的盼望呢?我相信这是因为我们的宗教团体从以前到现在都一直充斥着这些假神。把正确的教义、属灵的恩赐、事奉的果效、道德的生活制造成偶像,导致内部不断出现矛盾,也造成人的傲慢和自义,以及对那些观点不同者的压迫。这些宗教上偶像崇拜的毒害,已经广泛地造成了人们对所有宗教的不满,尤其是对基督教;他们认为已经试过上帝,现在要试试其他的盼望,于是就带来了毁灭性的后果。 当我与自己的偶像挣扎时,我就思想耶稣,思想他是如何为了我而迎面承受十字架上终极的风暴,无助地低下头来交付自己的生命。因他沉陷在可怕的暴风中,所以我才能无惧于生命中其他任何的风暴;如果他是为了我而做这一切,那我就知道自己要信靠他而得到生命的价值、自信以及人生的使命。世上的风暴可能会夺去许多事物,甚至是我今生的性命,但绝不能夺去我永恒的生命。 要点回顾 1.当人只靠着正确的教义来维持与上帝的关系,却不依靠上帝自己和他的恩典时,教义就成为假神。他们信靠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并以为自己高人一等。 2.很多人也常常把属灵的恩赐和事奉的果效变成偶像。他们看重自己的服侍,却忽视圣灵的果子。 3.人心的自然本能,会想用道德表现来控制上帝和控制别人。结果却是不确定上帝的爱,因而产生虚空感。 4.当我们与自己的偶像挣扎时,要思想十字架上的耶稣,思想他为我们承受和成就的一切,信靠他而得到生命的价值。 本文来源 提摩太·凯勒:《诸神的面具》(吕允智译),新世界出版社,年 *本文发布时经微读圣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lianmeia.com/wlmgnzz/12995.html
- 上一篇文章: 医学史瘟疫论
- 下一篇文章: 小学生世界名著读后感优秀范文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