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爪龙即五指毛桃根,有南芪之称,此药性味和平,益气而不提气,扶正而不碍邪,虽有外邪亦不忌。”——邓铁涛

五爪龙为桑科粗叶榕的干燥根,其叶五歧如五指,果实桃形,外面密披粗毛,故亦称“五指毛桃”。其性平,味甘、辛,气香特异。主产于岭南,有健脾补肺、利湿舒筋之功,为岭南地区习用药材,以皮厚、气香者为佳。

五爪龙始载《生草药性备要》,曰:“五爪龙,味甜辛,性平,清毒疥,洗疳痔,去皮肤肿痛。根治热咳痰火,理跌打刀伤,浸酒祛风筋骨。一名五龙根,其叶五指,为真的,世人多以山槟榔乱之,但爪龙乃清香,山槟榔无味,可以别之”。《岭南采药录》曰:“五爪龙,别名五龙根,火龙叶。木本。其叶五歧,有毛,而气清香。”

无论是临床用药还是食疗养生,邓老都喜欢用五爪龙,尤其是重剂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等虚损性病证,极具创新性。邓老几十年之运用心得,曰:五爪龙益气而不化火,补气而不提气,扶正不碍邪,兼能祛痰平喘,化湿行气,舒筋活络,补而不燥,更适合岭南多湿的气候特点,常用于代黄芪使用,故又有“南芪”之称。

邓老认为本品益气补虚功同黄芪(北芪),虽补气之力不及北黄芪,但不温不燥,药性温和,补而不峻,正合“少火生气”之意,尤宜虚不受补之患者,是岭南中草药中一味难得的佳品。久病脾虚,久咳肺虚,正虚不能胜邪等证,皆宜选用。

邓老积累有不少运用五爪龙的效验方,选介如下:

“治风湿性心脏病方”

组成: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甘草5克,桃仁10克,红花5克,五爪龙30克,鸡血藤24克,桑寄生30克。

功效:益气活血。

主治:气虚瘀血阻滞兼肾虚的风湿性心脏病。

“治肺气肿方”

组成:五爪龙30克,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甘草5克,苏子10克,莱菔子10克,白芥子10克,鹅管石30克。

功效:培土生金,降气除痰。

主治:肺气肿,哮喘之缓解期,慢性支气管炎等证见久咳肺虚者。

“治漫性咽喉炎方”

组成:五爪龙30克,玄参15克,千层纸6克,桔梗10克,乌梅6克,甘草6克。

功效:益气养阴,利咽止痛。

主治:慢性咽喉炎证见气阴两虚者。

“强肌健力饮”

组成:黄芪60克、五爪龙60克、党参30克、白术15克、柴胡10克、升麻10克、归头10克、陈皮3克、甘草5克。

功能:补脾益损,强肌健力。

主治:重症肌无力等,证见脾胃虚损之睑废、痿证、大气下陷。

该方重用五爪龙入补中益气汤方中,邓老常用大剂治疗重症肌无力,五爪龙用量从60起,多用至克。

五爪龙是岭南特有药食同源之品,是一味四季皆宜的饮食疗法滋补强壮佳品。邓老食疗养生中有五爪龙系列经验方:

养心

五爪龙60克,熟枣仁20克,枳壳5克,丹参10克,猪心适量。

健脾

五爪龙50克,莲子肉15克,龙眼肉10克,猪瘦肉(适量)

补肾

五爪龙50克,杜仲15克,菟丝子15克,猪尾(适量)。

补肺

五爪龙60克,陈皮3克,云苓15克,白术12克,猪肺(适量)。

补脑

五爪龙50克,川芎3克,大鱼头1个。

“五指毛桃煲鸡”

取五指毛桃克,先将五指毛桃水煎半小时,去渣取汁,再与鸡一起煲一小时,调味后即可食用,味道清香可口,适合于男女老幼,可用于容易感冒、汗多、疲劳等人群食用。

“五指毛桃苡米煲龙骨”

五指毛桃克,苡米30克,龙骨克,先将五指毛桃洗净后加水0毫升,慢火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龙骨、苡米一起放入砂锅,文火煮40分钟,调味后即可食用,此汤有益气健脾去湿的功效,尤其利于双下肢浮肿伴有神疲之力,脸色萎黄者。

邓老强调“一方草药治一方病,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岭南地处亚热带,阳光雨水充足,植物生长茂盛,种类繁多,于是形成了别具地方特色的岭南中草药,五爪龙即是其中“后起之秀”的代表。随着五爪龙的效用不断被发掘,该药日益受到临床广泛应用。而邓老推广五爪龙(五指毛桃),曾令广东河源致富,被传为佳话。

3年,有关方面选址广东河源种植五爪龙,邀请邓老就五爪龙处方。邓老得知是扶贫项目,立即提供几个处方。经过3年种植获得收成,且成功产业化,令河源由贫致富。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爆光
白癜风治疗标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lianmeia.com/wlmgnzz/1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