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喘腹胀重症医案

编者按:本文为白粹昭大夫医案,著作权属于作者白粹昭,转发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年12月初序

郝XX,男,72岁,河北省内丘县官庄镇人氏。患肺气肿15年,冬季常咳喘。年入冬后,因咳喘,经西医输液治疗后不能缓解,医院服用中药汤剂月余,出现腹胀不能进食10天,小腹部又下坠难受,不能平卧等症状。

其子已经请风水师提前看好阴宅坟地,且流泪感叹其父时日不多。

其时我至太行山东侧河北内丘县与郝、李两位师兄闭关练功。郝XX乃是郝师兄的二哥,有段时日,其家门口麦田旁常有中药渣滓。

年1月28日初诊

郝XX之子约我下山诊治,郝师兄陪同。为郝二哥先腹诊,胃脘及小腹,按之痞满大痛;中宫及冲任二脉阻塞不通。为其腹针,取中脘、下脘、天枢、气海、足三里诸穴,自觉舒畅许多。

因冬日寒冷,扎上腹针后觅一塑料筐扣在腹部再盖被,以便在留针时保暖。

由于患者不能久平躺,留针20分钟后起针,又用头针,留针。

处方:

炙甘草30克、桂枝20、黄芩15克、姜半夏45克、制附片60克(先煎1小时)、黄连10克、砂仁15克、干姜30克、陈皮15克、淫羊藿30克、生姜45克、大枣45克。水煎服,三剂。

“半蒌贝蔹芨攻乌”,中药“十八反”,乌头反半夏,近亲附子也扩大在内。方中有姜半夏45克,制附片60克。仲景的“附子粳米汤”、“赤丸方”都有乌头和半夏同用,“十八反”应出现在仲景之后。我在临床也是尽量少开此类方,以免歧义,反而影响治疗。内丘县城某药店老板坐堂看诊,用药不俗,药材品质尚好,我和其有过交流,考虑能拿到药,才出此方。

入城抓药,药拿到了,可郝家二哥,进食尚难,服药更难以下咽。作为医者,不禁长叹!后离内丘返粤,未再追踪,怕闻噩耗。

年五一节后二诊

五一节后,我返回河北内丘继练功,街上偶遇郝老先生,只见他戴墨镜、驾电动三轮车,恢复的很好,颇有当年生产队长的神采,很有气势,竟未认出。

其子告之,1月份处方服3剂后,效果很好,后共服16剂,体力恢复,能正常生活。

为其再次处方乌梅丸加减汤剂,以企保命延寿!

处方:

乌梅30克、桂枝15克、制附片60克(先煎1小时)、当归30克、党参30克、细辛10克、花椒10、黄连10克、黄柏15克、大黄10克、大枣30克。水煎服,14剂。

医者按

患者有肺气肿咳喘症多年,4年前又行西医股骨头修复术,皆为肺肾之气衰退。去年入冬后,又咳喘输液,用抗生素等伤及脾胃,饮食受阻。观前中医方,亦有陈皮、半夏等药,只是病重药轻。

近代医家,如上海王正公、胡建华等老先生的咳喘医案中,记录有熟附片、半夏共用,量较小。这些民国成长的前辈,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记录。

现代医疗环境,医家用药仍需权衡患者体质、家庭环境等等诸多要素。医者合理且放胆用药,以救助患者于困厄,不易!

年10月,在中央电视台录制《中华医药》节目,在为编导解释乌梅丸汤剂为何能对肺部肿瘤有治疗效果时,我指着足厥阴肝经的循行图说,其穿行两肺啊!

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许多针灸及医药的方法简便验廉、藏于深闺,不为所用,不为人知罢了。天佑中华!中医药是传统文化中坚固的堡垒!

年7月18日星期日

点击浏览:中华医药栏目《巧用乌梅防肿瘤》

特别提示

文中所有处方及剂量均为作者在行医中针对不同病患辩证后开具,请勿盲目使用!

预约挂号复诊等事项请长按识别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lianmeia.com/wlmsqbc/16009.html